□本报记者胡杨
日前,财政部、税务总局发布的《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》提出,自8月8日起,对新发行的国债、地方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。对于政策调整前已发行的存量债券,继续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直至到期。
众所周知,银行理财以债券为主要底层资产。《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(2025年上)》显示,截至2025年6月末,理财产品投资债券类资产余额为18.33万亿元,占总投资资产的55.6%。
对国债、地方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,将减少其实际收益,可能引发价格下跌,对理财产品整体的净值表现和收益水平造成一定影响。关于影响程度,各方研判不一。有分析认为,为维持吸引力,新发债券需用更高的票面利率补偿税收成本,考虑到增值税率通常是6%,补偿可能要达到15bp至20bp。也有声音认为,从大类资产来看,国债、地方债与金融债等债券品种的免税优势消失后,金融机构投资债券的税后收益下降,权益、贷款等资产的吸引力相对提升,但考虑到债券本身还有低风险、低资本占用与高流动性等其他优势,整体影响应该有限。
回顾国债等利息收入免税政策,主要是市场发展初期,政府为提高投资者认购积极性和资金筹集效率出台的激励手段。事实证明,这一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债券市场发展。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,国债、地方政府债券、金融债券合计发行32.6万亿元,分别发行12.4万亿元、9.8万亿元、10.4万亿元。结合当前债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、市场功能日趋完善的现实,税收政策的适时调整具备了客观基础。
而从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的角度来看,对利息收入恢复征税也存在一定必要性。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《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指出,国债等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税,公募基金和理财资管产品交易价差又有税收减免优势,短期交易意愿更强,加大了债券市场收益率的短期波动。
因此,随着我国债券市场不断完善发展,相关税收政策调整是大势所趋。在这种前提下,银行理财机构应在合理配置债券资产,最大化发挥债券资产对固收类以及“固收+”产品“压舱石”作用的同时,积极拓展资产投向,多元化配置结构,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资产、单一类型产品所引发的风险。
现阶段,为更好地挖掘权益市场、衍生品投资等投资机会,部分银行及理财公司已组建专门的投研小组,通过策略会等方式提高市场敏锐度,以丰富配置思路,实现更多的超额收益。
中国股票杠杆,盈途金宝配资,股民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