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五律《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天宝三载(744)秋。时李白被赐金放还,客居睢阳。砀山:睢阳郡砀山县。【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7宋州睢阳郡:“砀山县,上。西至州一百五十里。”】宴喜亭池:唐朝砀山县有燕喜台,亦作宴喜台。【《砀山县志》:“燕喜台,在旧城东里许,有台。又有亭池。台虽废,池尚存。盖取鲁宋燕喜之意。台下有池,名华池。”】
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(李白)
明宰试舟楫,张灯宴华池。文招梁苑客,歌动郢中儿。
月色望不尽,空天交相宜。令人欲泛海,只待长风吹。
【注释】明宰:贤明的县宰。
梁苑客:借指有才华的宾客。梁孝王修建梁园后,司马相如、枚乘、邹阳等文士曾为其座上宾客。《雪赋》(南朝宋-谢惠连):“梁王不悦,游于兔园。乃置旨酒,命宾友。召邹生,延枚叟。相如末至,居客之右。……”
郢中儿:指善歌者。【《对楚王问》(宋玉)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》、《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;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;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;引商刻羽,杂以流征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。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李周翰注:“《下里》、《巴人》,下曲名也;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高曲名也。”】
泛海:典“谢安泛海”。《晋书-谢安传》列传49:“尝与孙绰等泛海,风起浪涌,诸人并惧,安吟啸自若。舟人以安为悦,犹去不止。风转急,安徐曰:'如此将何归邪?’舟人承言即回。众咸服其雅量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首联写宴会地点。开明的县宰,新试游船。张灯结彩,喜宴华池。(华池船上设宴。)次联写宴会人员。作诗的请来邹阳、枚乘、司马相如那样的梁园客。唱歌的请来善歌的郢中儿。(有人猜测,这次宴会或李白、高适、杜甫聚会的场合之一。)三联写景。月光浩渺,无边无际。天上星月与酒宴文星交相辉映,和谐适宜。末联寄情。此景此情,使人生出谢安泛海的想法。万事俱备,只待长风吹。【杜甫在晚年曾回忆过与李白、高适之宋中游。《昔游》(杜甫):“昔者与高李,晚登单父台。寒芜际碣石,万里风云来。”《遣怀》(杜甫):“忆与高李辈,论交入酒垆。两公壮藻思,得我色敷腴。气酣登吹台,怀古视平芜。芒砀云一去,雁鹜空相呼。”】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中国股票杠杆,盈途金宝配资,股民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